導讀:“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這不僅是一句響亮的口號,更是對未來5G商用的期許。
5G來了,它與4G不同!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這不僅是一句響亮的口號,更是對未來5G商用的期許。
其實4G不是移動通信的開始,5G也不會是最后的節(jié)點。為了讓大家更了解5G,下面先給大家梳理一下1G到5G的脈絡:
1G:遙遠的“大哥大”時代,當時最牛氣的模擬無線通訊方式,擁有被盜號、被盜用話費的危險,基站容量小,網絡安全幾乎為零。
2G:為了改善基站容量小、網絡不安全等問題,由模擬通信技術向數字通訊技術轉變的2G時代到來,基站容量有了擴升,GSM和CDMA是兩種不同的2G網絡制式,GSM是當時應用最為廣泛的移動電話標準,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就采用了GSM,而中國電信采用了CDMA。
3G:隨著用戶的增多,基站容量問題日益嚴峻,新的數據業(yè)務需求也得不到滿足,3G時代應運而生,但是正處經濟蕭條時期,3G在基站建設等方面投入不足,高通壟斷3G專利市場,還在智能手機救市及時,3G最大的優(yōu)點是高速的資料下載能力,2G的下載速度約僅9600bps~64kbps、光是打開一個Yahoo首頁便得耗費三分鐘左右,3G速度則為300k-2Mbps,足足提升了三十倍有余。
4G:窄帶向寬帶的飛躍,推動移動互聯網大繁榮。由于智能手機市場的繁榮,倒是數據業(yè)務需求像氣球般膨脹,數據時代標準制定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催生了一系列標準包括IEEE的Wimax、IEEE 802.16m、UMB,當然還有笑到最后的LTE了,LTE分為FDD-LTE(中國電信和聯通)和TD-LTE(中國移動)兩大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4G部署上處于領先地位,創(chuàng)造了百萬基站的記錄。
5G:一場通信領域的變革,引領人們全面進入智能化時代。隨著移動用戶量的增長,VoIP的普及,以抖音小視頻、斗魚直播等為代表的視頻流量沖上云霄,這只是5G的特色之一,5G早已不再以單一業(yè)務能力或業(yè)務指標為目標,它將成為推動多行業(yè)、多領域融合創(chuàng)新的基礎設施,助力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
5G與4G大比拼
5G不是4G+1G,5G擁有三大應用場景及典型應用,三大應用場景是:增強型移動帶寬(eMBB)、超可靠低延遲通信(uRLLC)以及大規(guī)模機器類型通信(mMTC),典型行業(yè)應用包括8K視頻、云游戲、車聯網、無線醫(yī)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最重要的是5G可基于不同的行業(yè)不同的客戶群的應用場景,提供“網絡切片”服務,來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移動通信的關鍵能力指標有:峰值速率、時延和連接數密度。峰值速率是4G的20倍,可達20Gbps;時延是4G的十分之一;連接數密度是4G的10倍。
除了輻射距離短、衍射能力弱這個短板外,5G通信在性能方面完爆4G,有木有?!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打電話的時候不能上網啦!完美。
沒有小基站,5G就活不了?
“小基站”是相較“宏基站”而言的,由于5G采用的頻段較高,分布在2515MHz~4900MHz之間,而頻率越高、波長越短、衍射能力越弱,因此在遇到有障礙物的地方,其輻射范圍會變得很小,只能靠提高功率來擴大輻射范圍了,因此一方面輻射功率強度受到國家法規(guī)的限制,也就是說穿透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衍射能力太弱,遇到障礙物不太會拐彎的5G會有許多死角。
同時在基建相當成熟的城市里,似乎很難為5G宏基站騰出地兒來,如果選址勉強,那既消耗了成本又達不到預期的成果(減少死角),得不償失。
于是“小基站”應運而生,來填補“宏基站”的空隙,或起到“中繼”的作用,形成一張全面覆蓋的整網。
總結下來就是:小基站是5G的脈絡組成部分,沒有了它,5G商用普及也就是紙上談兵,真不一定活不了,但一定活不好。
小基站裝在哪?
我們所說的小基站是一類基站,它可以分為微基站(MicroCell)、皮基站(PicoCell)和飛基站(FemtoCell)等。
微基站(MicroCell)、皮基站(PicoCell)和飛基站(FemtoCell)
按照基站的布置原理,一般一個宏基站需要配合多少個微基站,一個微基站需要配合多少個皮基站,一個皮基站需要配合多少個飛基站是根據空間布局來布置的,并無強制規(guī)定。但是該布置可以參考各個基站的輻射范圍來定:
目前已有多個省市一經推出政策,將5G通信的基建納入市政、房建等規(guī)劃中去,例如,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的《貴州省推進5G通信網絡建設實施方案》,推進實現建筑物與通信基礎設施“同步規(guī)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將通信基礎設施規(guī)劃設計納入到相關工程建筑行業(yè)的強制標準中去。通過這樣的方式,為未來5G基站的布置打下基礎,不僅可解決選址難的問題,還可以節(jié)約改造成本。
小基站輻射大不大?
基站的輻射大小取決于兩大因素,一是頻率,二是功率。
在頻率方面,5G通訊的頻率分布在2515MHz~4900MHz之間,屬于非電離輻射(頻率在 3×1015 Hz 以上的為電磁輻射),對人身體有影響,但不會太大。另外美國人民的5G通信頻率在28GHz左右,遠遠大于國內頻率,因此輻射距離會更近,基站需求更密集。同時5G WiFi的頻率為5GHz左右,也高于5G移動通信。
國內5G移動通信頻率 < 5G WiFi頻率 < 美國5G移動通信頻率
在功率方面,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發(fā)布的國家環(huán)境保護標準《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huán)境監(jiān)測方法》是全球最嚴格的,比國際標準要求高11.25倍到26.25倍,比歐洲大部分國家高5倍。
目前并沒有資料證明射頻輻射對人體有明確的危害,同時也不能排除有危害的可能性,但是在控制范圍內,危害程度也相對可控。
小基站建設誰掏錢?
8月19日,摩根大通發(fā)表報告稱:“中國聯通(00762.HK)管理層談及潛在與中國電信(00728.HK)共建5G網絡,認為是向市場釋放正面訊息,緩和對5G資本開支負擔的憂慮,但同時意味著市場對5G基站及鐵塔需求的預期存在下行風險”。換句話說宏基站建設聯通與電信抱團取暖,也是考慮到資金問題。
對于宏基站的建設資金都捉襟見肘了,小基站的建設真有可能會尋求與以往不同的方式,更何況飛基站比較特殊,屬于入戶級基站。
是用戶自掏腰包?還是運營商與設備廠商合作?這兩種都有可能,不過對于不同級別的基站會有不同的方案,最有可能的是宏基站運營商自建,微基站和皮基站會采用集成度更高的方式和設備廠商進行合作建設,而飛基站就只能用戶自掏腰包了,當然飛基站能否被推廣也帶著問號的,因為用戶還可以采用5G CPE等設備轉室內WiFi或有線來進行室內聯網設計,最終哪種方案勝出就要看性價比誰更高了。
國內外小基站部署情況
在國外小基站的建設比我們國家起步早(07年美國商用,09年英國、西班牙、卡塔爾、意大利等國商用),我國沒有在3G時代開啟小基站模式,這也得益于國內基建力量的強大,宏基站布置的規(guī)模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對于5G小基站來說,還都處于嘗鮮階段。從全球競爭格局來看,目前涉足小基站的有中小型設備廠商、主流電信設備廠商和ODM廠商。
下面介紹一下國內外有哪些廠商在布局小基站設備的開發(fā):
Verzion聯合網件:推出了5G路由器設備,其中內置高通5G芯片。
阿爾卡特朗訊:早在2010年左右,阿爾卡特朗訊就開始推他的微型基站了,旗下產品系列有微基站(Microcell)、分布式基站(CDBS)、模塊化基站(Modular Cell)、小型化基站(Compact)。
NEC:2018年10月與三星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致力于5G解決方案的開發(fā);2019年NEC宣布開發(fā)用于5G基站的小型低功率基帶無線電單元,這些單元可在3.7GHz、4.5 GHz、28 GHz頻譜范圍內工作,因此可以覆蓋5G的波段部署。
諾基亞西門子通信:10年前諾西推出了FlexiGSM基站。
中國電信:中國電信聯合Intel、H3C在2019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首次展示完整的基于O-RAN概念的5G白盒化室內小基站原型機,同時公布了小基站的射頻參考設計。
中國移動:在2019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中國移動發(fā)布業(yè)界首個面向商用的4G/5GO-RAN雙模開放設計云化小站方案,并公開硬件原理圖及參考設計。
華為:2018年華為推出了5G LampSite,這是業(yè)界第一款同時支持5G和LTE的多頻一體化室內小基站,并推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成功用于北京首都機場、鄭州火車站和廣州南站等。
中興:2018年中興發(fā)布了4G一體化小基站Qcell,同時提供了多模多頻室內深度覆蓋解決方案,并啟動了江蘇、內蒙古、福建、湖南、河南等省份的部署。
大唐移動:2014年大唐移動推出了NEOsite雙模一體化皮基站方案,2015年7月推出了Cubesite、Padsite、Pinsite三款小基站產品,2018年推出了一體化小基站EBS5132D,可以用于室外和室內應用。
愛立信:2018年初,愛立信推出首個5G小基站,這是一款無線小蜂窩產品—— 5G無線點系統,支持5G中頻頻段(3-5GHz),支持速率達2Gbps。
除了上述的設備級奮斗在5G小基站部署的一線外,還有像邦訊技術、三元達、京信通信、超訊通信、瑞斯康達等小基站研發(fā)的傳統老牌廠商,和像阿爾法、亞旭、廣達、富士康、盟創(chuàng)科技等代加工廠商也都在發(fā)力,爭取能都分一杯羹。
介紹了小基站設備的相關廠商,下面介紹一下相關芯片廠商國內外部署情況:
高通:通信芯片領域的霸權地位,最先公布5G基帶芯片的是美國高通,2019年5月高通宣布推出了FSM100xx解決方案。而最新推出的使用10納米工藝生產的5G硅芯片,將使用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5G NR標準,支持毫米波(28GHz)或“sub6GHz”連接(如3.5GHz和2.4GHz)。
博通:博通提供了一個完整的5G交換組合,旨在支持端到端網絡的部署,將所有無線電和固定線路通信整合到一個標準的基于以太網的基礎設施上。這六種設備——Monterey、Quartz、Qumran2a、Jericho2、Jericho2c和Ramon——是為容量大于100 Tbit /s的交換機設計的,提供了滿足基于以太網的5G NR和基站要求所需的完整功能集。
馬威爾:Marvell提供了一個靈活的端到端優(yōu)化的5G平臺,以加速5G NR系統的開發(fā)和全球運營商的部署。在高度分布、超低延遲的網絡中,越來越多的決策將是在邊緣側而非網絡核心做出。Marvell提供的多接入邊緣計算解決方案,整合了先進的應用處理器、安全交換機芯片以及PHY等方案,針對邊緣分析、威脅檢測和自主決策的技術,已經走在了行業(yè)的前列。
三星:三星開發(fā)了自己的DAFE作為ASIC,為5G基站提供了更小的尺寸和更低的功耗。DAFE對數字無線通信至關重要,它提供模擬到數字的轉換。為了實現超高速的數據速度,5G基站使用了近1000個天線單元和RFIC來利用mmWave頻譜,在支援縮減基站的規(guī)模和耗電量方面,射頻消融器起著重要的作用。
英特爾:英特爾近日推出了5G調制解調器XMM8160,為手機和寬帶接入網關等設備提供5G連接而優(yōu)化的多模調制解調器,是市面上最新LTE調制解調器的3到6倍,帶來各種特性和體驗,加速5G普及。
華為:2019年1月,華為推出業(yè)界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天罡(TIANGANG)芯片,在通訊芯片領域華為作為中國的領頭羊,與國外這些大廠相比還處于劣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寫在最后:
了解了這么多,你是否會愿意自己花幾千塊錢來為家庭購置一套“飛基站”呢?這個問題回答得好,5G商用才得以真正落地到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