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安全系統(tǒng)升級成本千億 銀行犯難不愿買單
2009-05-21 09:28 RFID世界網(wǎng)
導讀:證券時報刊登銀行磁條卡被盜刷報道后,引起業(yè)界注意,國內銀行卡研究機構專家昨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道出了銀行磁條卡安全漏斗遲遲得不到彌補的背后緣由。
“把磁條卡升級成為IC智能卡,能夠系統(tǒng)降低銀行磁條卡被盜風險,但全面升級成本達上千億元,因此銀行一直缺乏改進動力?!?nbsp;證券時報刊登銀行磁條卡被盜刷報道后,引起業(yè)界注意,國內銀行卡研究機構專家昨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道出了銀行磁條卡安全漏斗遲遲得不到彌補的背后緣由。
升級成本需千億
中國信息產業(yè)商會智能卡專業(yè)委員會(智能卡專委會)專家白鴻昨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了上述調研數(shù)據(jù)。中國智能卡專委會是國內唯一經政府批準登記注冊的智能卡行業(yè)組織,涵蓋了國內從事智能卡技術研究、開發(fā)、生產、應用企業(yè)的大型企事單位。
“1000億元是在綜合監(jiān)管部門、銀行方面數(shù)據(jù)后得出大體耗資規(guī)模,但準確度已經比較高。”白鴻說。據(jù)介紹,銀行磁條卡系統(tǒng)升級成為IC智能卡系統(tǒng),主要關系到銀行卡、ATM、POS機等終端的改造升級、銀行后臺計算機系統(tǒng)的升級、銀行卡系統(tǒng)工作人員培訓等幾個方面的費用。
廣東一家ATM機具大型生產廠家副總經理此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稱,銀行IC智能卡成本要明顯高于磁條卡,他估算:整個銀行系統(tǒng)全面升級至少需要幾百億的成本。
EMV遷移拖延
一家股份制銀行信用卡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承認,系統(tǒng)升級需要的資金確實是一個重大壓力,但他表示銀行也有很多難處,“目前整個銀行系統(tǒng)都使用磁條卡系統(tǒng),如果只有我們一家銀行推出了IC智能卡系統(tǒng),別的銀行系統(tǒng)對其不兼容,也會導致其無法使用?!?nbsp;
白鴻分析,銀行磁條卡向智能卡升級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牽扯到銀行系統(tǒng)之間的協(xié)調、銀行和智能卡生產服務商之間的溝通,難度的確很大。他指出,國內銀行磁條卡升級最大的障礙就在于成本。
據(jù)了解,國內銀行磁條卡升級工作一直被國際市場推著走。2003年,EUROPAY、VISA和MASTERCARD三個國際銀行卡組織針對銀行磁條卡容易復制現(xiàn)象,設計出了EMV標準IC卡,并推動磁條卡升級,也就是銀行卡EMV遷移。三大組織同時規(guī)定,如果歐洲在2005年,亞太區(qū)在2006年,全球在2008年前,ATM仍沒有應用EMV認證的智能卡技術,那么該交易相關的銀行或金融機構將自行承擔客戶遭受欺詐的責任。
在這一背景下,國內銀行卡系統(tǒng)也一度加快了升級步伐。2005年3月《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guī)范》標準頒布,國內EMV遷移標準由此出臺。當年12 月,工商銀行[4.28 -1.15%]在京推出了首張芯片卡。輿論樂觀認為,“這標志著我國9.2億張銀行卡換芯工程拉開帷幕?!?nbsp;
但之后銀行智能卡的應用進程卻一再拖延?!爱敃r銀行有種擔心,擔心IC卡能否杜絕銀行卡犯罪;而且當時銀行智能卡在國內剛起步,自主知識產權界定不清,銀行擔心這個問題不解決會帶來更大問題?!卑坐櫥貞浾f。
在種種疑慮和借口面前,銀行磁條卡升級工作并沒有如期全面展開。
亟待亡羊補牢
過去幾年,國內銀行卡迅速發(fā)展,銀行智能卡權問題已經解決,但遷移成本卻已經大大增長。據(jù)統(tǒng)計,2003年三大國際銀行卡組織推動智能卡遷移時,國內只有銀行卡5億多張、POS機40萬臺、ATM機5萬多臺;到2005年底,國內銀行卡數(shù)量已經達到了9億多張。而目前,國內銀行數(shù)量已經達到了18億張。
久拖不決給國內銀行卡遷移帶來了更大的成本。業(yè)內人士認為,國內銀行卡不可能選擇一次性升級?!澳壳?,工商銀行(601398)和中國銀行[3.57 -1.11%](601988)正在進行銀行智能卡升級試點?!币晃唤邮懿稍L的專家表示。據(jù)了解,目前國內銀行智能卡試點選擇了磁條卡、芯片卡雙卡并行的模式。也就是在磁條卡基礎上加芯片卡。專家認為,這會成為將來國內銀行卡升級的主要模式。
白鴻預測,由于目前國內銀行卡規(guī)模龐大,這一遷移過程預計會耗時10年。他分析說,盡管目前仍然只是少數(shù)銀行在試點,但鑒于技術已經完善、而且銀行卡犯罪猖獗,國內銀行卡的升級有望取得實質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