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jù)記者了解,全市目前已經(jīng)建成87條不停車收費車道,去年12月21日0時起,所有高速公路已在硬件設備上實現(xiàn)了電子收費,但遭遇“半閑置”并非個別現(xiàn)象。為何方便通行的ETC車道被司機冷落?
在人工收費口,每輛車都要停車、搖下車窗、交票和錢、結(jié)算并找錢,整個過程約在10秒鐘左右。一位“實習”女司機將車停得離收費窗口較遠,不得不拉上手剎,將小半個身子探出車窗才交了高速路費。而在旁邊的不停車收費車道,車輛只要將時速減至30公里以下,欄桿就會在車子接近時自動抬起,汽車通過收費站后直接加速至4擋飛快離去。
據(jù)記者了解,全市目前已經(jīng)建成87條不停車收費車道,去年12月21日0時起,所有高速公路已在硬件設備上實現(xiàn)了電子收費,但遭遇“半閑置”并非個別現(xiàn)象。為何方便通行的ETC車道被司機冷落?
“400多元的工本費價格有點高,除非我天天走高速才會考慮買一個電子標簽。”一位私家車主李女士說。這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司機的想法。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方莊的北京速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三層的辦理大廳空蕩蕩的只有一名辦卡工作人員和一名值班人員。本應是辦卡高峰的周末,近半個小時里卻沒有一位顧客光臨?,F(xiàn)在一個營業(yè)點一天只能辦理幾張到十幾張電子標簽。
當記者表示是個人辦卡,并且一周走不了一趟高速時,工作人員“好心”地建議:沒有必要辦理450元一張的速通卡電子標簽?!按_實有點貴,其實來辦理的大多數(shù)是單位的公車?!彼f,“價格是公司定的,可以過幾年再買,或許可以便宜些?!贝送猓娮訕撕炛荒芤卉囈豢?,即使同一家庭的兩輛車也不能通用,這也讓不少司機覺得不方便。
據(jù)悉,機場高速早在1996年就已經(jīng)率先引進類似的速通卡,速通電子公司從1998年11月份便開始為機場路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提供運營管理。可是10多年過去,速通卡仍難以普及。據(jù)了解,截至2007年7月,速通公司共發(fā)行1.5萬張卡。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全市辦理的速通卡電子標簽“還遠不到10萬張”;服務熱線工作人員答復則是“幾萬張”。這意味著車輛擁有速通卡的普及率只有約2.5%。
不少網(wǎng)友在論壇里討論表示,應進一步降低電子標簽價格以利于普及,畢竟政府花費了大量財政改建ETC,“電子收費應當是事業(yè),而不全是公司的商業(yè)?!?/P>